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淮海戏-连云港人的家乡戏

淮海戏-连云港人的家乡戏

关键词:淮海戏-连云港人的家乡戏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连云港文化网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huyuanyua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6600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地方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,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淮海戏原名小戏,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,2006年被评为“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。
  淮海戏属于淮海地区,特别属于连云港。它是用地地道道的“连云港话”演唱的家乡戏。1995年12月,“江苏省首届淮海戏戏剧节”就是在淮海戏发源地连云港举行的,来自省、市、县十一个淮海剧团,带来了几十个传统的、现代的剧目,让连云港人再次感受到了家乡戏的扑鼻芬芳。
  进入新世纪,国内许多地方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,都十分重视地方戏曲的开发和利用,以反映地方历史文化的内涵和厚重。可以想象,在连云港这个国家级旅游城市,如果操作好的话,淮海戏一定会成为一张独具魅力的名片。


  淮海戏发端于海州古代巫师活动的“拉魂腔”、“童子戏”。清代乾隆年间,“童子戏”实现了由“娱神”向“娱人”的转化,逐步发展为完整的戏曲形态,是连云港、淮安、宿迁和盐城、徐州、扬州部分地区及皖北、鲁南一带群众喜闻乐见的一个剧种,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,比流行于上海、浙江的越剧,大约早100年。
  据传,清乾隆年间,山东历城唐大牛、唐二牛来海州一带卖唱乞讨,沿街说唱民间故事。当地靠“打门头词”谋生的邱、葛、杨三人跟随“二唐”学艺卖唱,并与他们一起把“海、淮、沭、灌”一带流行的“太平歌”、“猎户腔”及地方小调发展为“怡心调”、“拉魂腔”。后葛随唐氏兄弟去了山东,发展了“柳琴戏”;邱带了徒弟去了安徽,发展了“泗州戏”;杨留在“海、淮”地区活动,形成了独立风格,发展为淮海戏。
  中国著名戏剧专家武俊达经过长期考察后,得出结论,中国的淮海戏、柳琴戏、泗州戏这三个地方剧种,实际同出一门,都来自于海州(今连云港)的“拉魂腔”。海州是淮海戏的发源地。
  清道光十年后,淮海戏艺人自由演出,或“结班”打地摊,或唱堂会、赶庙会,纷纷演出小戏。
  清光绪六年后,淮海戏与徽剧、京剧等搭班合演,吸收了新剧目,革新了唱腔,丰富了表演,出现了大批一家班、同庄班、师徒班等戏班,流传地区不断扩大,除淮海地区10多个市、县外,还延伸到皖东北、鲁南一带;
  光绪二十六年后,淮海戏舞台上出现了女艺人,表演艺术也有了新发展,“生、旦、净、丑”等行当越来越齐全,还把琴书、地方小调、鼓锣等融于演唱中,唱腔、唱法更加丰富多样,传统的32正本大戏和64单本剧、折子戏各展风采;
  1940年在淮海抗日民主根据地,淮海戏艺人先后组织了“艺人救国会”、“实验小组”,编演宣传抗日、反内战的《柴米河畔》、《三世仇》、《担架队》等现代戏,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。
  1947年灌云成立了“大众淮海剧团”,诞生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淮海戏“剧团”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淮阴、沭阳、泗阳等县及连云港市,先后成立了十多个专业淮海剧团,业余演出团体更如雨后春笋,出现了淮海戏空前繁荣的局面。1956年,大众淮海剧团改名为“江苏省淮海剧团”,剧团驻地在淮阴。
  解放前后,直至文革开始(1966),连云港的业余淮海戏班子遍布城镇、乡村。农村广大土生土长的文艺骨干,农忙时劳动,农闲(特别是春节)时排戏、演出。他们成了民间文化的代言人,成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催化剂,弘扬了正气,鞭挞了丑恶,破除了迷信,促进了地方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。


  淮海戏唱腔明快爽朗,乡土气息浓厚,以板式唱腔为主,婉转悠扬、动人心魄。其中丑角的“唱、练、坐、打”更是诙谐幽默,常让观众忍俊不禁。伴奏乐器有三弦、二胡、竹笛、唢呐等,也有锣鼓配合的,完全根据具体条件自由组合、灵活安排。小戏班子和业余演出团体,人数有两人、三人、十几人不等,道具、器乐、服装、化妆都十分简陋。他们不求“大、洋、全”,但求贴近生活、贴近群众,千方百计给老百姓制造欢乐、送去精神享受。
  淮海戏演出剧目的内容,大多来源于淮海地区的真人真事、民间传说、民间故事,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创造再回到民间。这些剧目内容,承载着淮海地区从古至今多方面的历史信息、文化信息,极符合农村实际,带着泥土的馨香,反映着民众的心声。观众在演员演绎的“爱、恨、情、仇;喜、笑、怒、骂”中接受教育,娱乐身心。
  笔者小时候在云台山下的农村长大,也可以说是听着淮海戏长大的。五、六十年过去了,那时的情景还经常出现在脑海里,让我回味无穷。著名艺人郭小瞎子和老婆自弹自唱的《周发乾杀妻》,真人真事出自灌云,原汁原味,唱一遍一般要用几天。演唱者恍如在哭诉自己的经历,家乡父老废寝忘食,听得如痴如醉,有的人听一遍还不过瘾,接着再听第二遍。2004年,连云港市上演改编后的这出戏,竟然盛况空前。
  解放前,著名淮海戏艺人朱桂洲、谷广发、杨云发等到新县演出,后与当地艺人王传业小戏班子合作,同台演出《王三姐守寒窑》。他们把王三姐受了十八年苦,当了十八天诰命夫人的一生演绎得扣人心弦,吸引了四乡八镇的戏迷赶来观看,许多人反复看几遍,仍意犹未尽。台上唱到生死离别时,伴奏的胡琴、三弦把声音压得很低,如泣如诉,唱戏人“削”尖了嗓门,吐字缓慢,抑扬婉转,把观众听得柔肠百折、泪如泉涌,仿佛那受难的就是自己。
  上个世纪五、六十年代,省、市、县淮海剧团经常送戏下乡,地方的业余演出团体也会不失时机地排演节目。传统戏《皮秀英四告》、《三拜堂》、《窦娥冤》、《王婆骂鸡》、《催租》和新戏《白毛女》、《不准出生的人》、《拾棉花》等,轮番上演,城乡百姓百看不厌。
  那时,人们对省剧团的朱桂洲(小花褂)、杨秀英、谷广发、王宝翠,市剧团的张乃霞、唐文奎、骆祖兰和民间艺人王传业、龚乃荣、唐维琴等名角的喜爱和表现出来的热情,丝毫不亚于现代“的追星族”,可见淮海戏魅力之大。


  淮海戏之乡是海州,朝阳镇(原云台区新县乡)可以称为是淮海戏的乡中之乡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现在60岁左右的朝阳人不喜欢淮海戏的没有,不会唱几句的也不多。
  省淮海剧团副团长、国家一级演员王宝翠就是土生土长的朝阳人,其父王传业是一代宗师俞果的第三代传人。王传业全一家人和许多亲友都是淮海戏的行家,人们称他家是“淮海戏之家”。
  王传业幼年拜名家刘洪益为师,先攻小旦,后学正旦、老旦及净角,是远近闻名的舞台多面手。他18岁(1917年)起挑大梁组班,在云台地区和其他地方巡回演出,社会上有“王传业,摆戏台,四乡老少跑破鞋”之誉。各地同行纷纷投到他门下以求抬高自己身价,或主动与他联手,排演大戏和推出新节目,他被众多淮海戏艺术家尊称为“老师”。
  1944年,灌云陡沟淮海戏艺人朱文胜,带领两个女儿(小女儿即朱桂洲,后来成为红遍淮海地区的名角,国家一级演员)来新县唱堂会、赶庙会“卖艺糊口”,后与王传业童子戏班合作,长短互补,声名大震。他们把《三拜堂》、《皮秀英四告》、《樊梨花点兵》等大戏和《王婆骂鸡》、《催租》等传统的“拿手”单本戏带到各地演出,唱红了淮海地区。抗战时期,他们在涟水解放区,组建“实验小组”,到各地演出新戏《三世仇》、《担架队》、《识字班》、《三大翻身小放牛》、《送子参军》等,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区工作,起到了团结人民、打击敌人的作用。
  1947年后,淮海戏迎来了明媚的春天,艺人从地摊走向了剧场,从农村走向了城市,剧种走向了成熟。朱桂洲、王宝翠等一批骨干参加了(灌云)“大众淮海剧团”(是1956年成立的“江苏省淮海剧团”的前身)。王传业根据家乡政府的要求,回乡组织宣传队,精心培养文艺骨干,为繁荣家乡的淮海戏事业,再立新功。
  上世纪五、六十年代,朝阳的淮海戏非常普及,会唱、会伴奏的艺人、能人很多。乡村业余演出队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主力军,他们排演的节目和主要演员在省、市各类会演、比赛中频频获奖,人们都夸“朝阳是淮海戏之乡,名不虚传”。
  从1969年到1975年,笔者在朝阳公社做宣传和通讯报道工作,参与过文艺宣传队的组建和领导,排练《龙江颂》选段时,我们专门请省淮海剧团副团长、著名演员王宝翠回乡为演员作指导,该剧在“1974年连云港市文艺会演”中荣获一等奖,张玉盘、张永香等获得优秀演员奖。
  朝阳卢广成、韩兴俊等人既善唱淮海戏,还会以当地的新人新事创作许多短剧,其中《换麦种》、《堵缺口》、《管粪姑娘》等在省、市文艺会演中获得过多项奖励。笔者在公社工作期间,也写过《十唱铁姑娘突击队》、《学习李圩好榜样》、《花果山下梨丰收》等淮海戏小段,经过演员们的艺术再现,产生过较好的宣传效果。
  近二十年,由于时代进步、观念更新,人们的欣赏要求、个人爱好有了较大改变,加之社会现代化、文化多元化等原因,使传统的地方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。许多追求“大、洋、全”的剧团和他们排演的“阳春白雪”式的剧目、以及那让普通群众“望而却步”的票价,使“老百姓”逐渐远离了剧场,疏远了那些名剧、名角。
  但我们也看到,近几年已初步出现“淮海戏回归到城乡老百姓之中,重现勃勃生机”的喜人状况。许多剧团“轻骑兵式”的演出小分队,把淮海戏送到了农村舞台和街头巷尾、村头田间,那“下里巴人”的剧目,那散发出泥土芳香的演唱,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与喜爱,也引起南来北往外地游客的关注和兴趣,昭示出淮海戏将有一个美好的明天。群众普遍认为,在淮海地区,在连云港,淮海戏是其他剧种无法替代的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8911648573 传真:18911648573 邮箱:627527792#qq.com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